曼谷自由行

  去年年底我就一直想出國走走,說是要增廣見聞什麼那都是騙人的,哥就是想要出去爽一下,花一點小錢留下一點發票,證明我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不過說到出國這件事,如果扣掉這次的泰國行,我也只有出國一次,就是沙巴的畢業旅行,因此出國、搭飛機這件事對我來說還是挺新鮮的,另外在規劃之前我就已經決定一定要自由行,絕對不跟團!!!所以在國家的挑選上我想了很久,從鄰近的日本、韓國,到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其實我都有認真想過,但是最後為什麼會是去泰國,說實在我也忘記原因的...總之就是有個人刷了卡訂了機票然後我們就飛了。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次旅遊的行前規劃,班機時間如下

Flight

很明顯這表示我整個過年幾乎都在曼谷,再來簡單介紹一下安排的行程,

  • 1/26
    • 桃園國際機場
    • BKK Airport
    • Hotel check in.
    • Termina 21
    • BTS rabbit card, Super rich etc, Make suit.
  • 1/27
    • 大皇宮
    • Bangkok National Meseum.
    • 鄭王廟
    • 臥佛寺+ Thai Message
    • MBK Center
  • 1/28
    • CHATUCHAK WEEKEND MARKET(洽圖洽市集)
    • Siam Niramit(暹羅劇場)
  • 1/29
    • Sea Life Bangkok Ocean World.
    • Asiatique
    • Calypso Cabaret(人妖秀)
  • 1/30
    • A No Other Hound(餐廳)
    • Big C Supercenter & Central World(Shopping)
  • 1/31
    • Check out.
    • BKK to TPE.

以上是”預計”要走的行程,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再來就讓我娓娓道來最後所走過的行程…

1/26

第一天就不太順,我們的班機誤點!!因此到曼谷放完行李之後已經快9點了,還好第一天沒有什麼真的重要的行程,除了我要去訂作西裝這件事比較棘手…不過先不管這些事情,由於到的時間太晚,吃的東西實在是少得可憐…我和我的兄弟只能隨便找一間看似文青的店吃個簡餐果果腹,不過餐點是在是很一般,所以就沒拍什麼照片,不過第一天讓我學到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是泰國的飲料冰塊都很多,第二件事情是green tea指的是抹茶。
Green Tea

1/27

嚴格說起來這才是真的第一天行程!!一早起來我和我的兄弟就坐上BTS,出發前往Saphan Taksin站,再轉搭接駁船,這邊有個小插曲,就是一個long tail boat的拉客業者,會用很不標準的中文說出”大皇宮”,起初一聽到關鍵字我也是滿開心的,不過仔細思考一下覺得事有蹊俏,這長尾船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而且最好是有官方的快捷船(express boat)有需要招攬客人的道理,所以我看了一眼就回頭,差點就要被海薛一頓。話說我們去的時間是泰皇剛去世沒多久,因此全國上下都還是瀰漫著一股哀傷的感覺,尤其是越接近大皇宮越能感受這低迷的氣氛,所以我們的穿著自然也跟著肅穆了起來,由於網路上並沒有看到大皇宮的套票,所以我們只好現場排隊購買,一套500說真的有點小貴,誰叫我們是觀光客呢?
Grand Palace ticket
大皇宮這整個景點感覺就是給人拍照用的,裡面的建築物除了奢華我想不到太多形容詞,直接看照片吧
Grand Palace
Grand Palace
Grand Palace
Grand Palace
Grand Palace
Grand Palace
Grand Palace
Grand Palace
說真的這大皇宮還真是大,一個進去繞個一圈都要花一兩個小時,走著走著肚子也餓了,聽同事說泰國什麼都好吃,不用特別跑去餐廳,因此我就隨便找了一間麵攤做進去,比手畫腳指著碗裡的東西,老闆就送上來
Noodles
Noodles
Noodles

說真的挺好吃的,不論是湯頭還是麵,重點是他媽的有夠便宜,兩個人才吃80泰銖,吃完之後繼續下一個景點,就是曼谷博物館,話說這天運氣有點好,曼谷博物館免費入場!!不過這個博物館和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哪裡不一樣呢,在台灣的博物館大多都是一棟建築物,但是這裡是好幾個館所組成我覺得應該可以叫做是博物館公園吧,這裡所展覽的東西非常的多樣,有的館陳列佛陀文物,有的則是展覽泰國皇室以前生活的器具,甚至還有展出一些史前的文物,這裡的東西非常多樣化,如果要走完我想應該要花個4小時以上才有可能,畢竟我是用走馬看花的方式看都花了快3小時,重點是有沒有看超過一半我都不知道…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National Meseum
說真的逛完博物館我腳已經痠到爆炸,第一天行程幾乎都是在走路啊!!!再來準備前進下一個景點臥佛寺,坦白說看了一堆佛頭和各種雕像,又要再去看佛我真的是有點暈,不過計劃都訂了就只好繼續執行下去,由於我和我兄弟兩個腳都瀕臨崩潰的狀態,於是乎我提議搭個計程車吧,一上車我們就用英文加google地圖給司機大哥看,他點點頭說沒問題,討價還價後敲定價格就出發,雖然我們兩個很累,不過看著司機開的方向離google目的地越來越遠,我們兩個開始擔心了起來,結果最後下車的地方是鄭王廟(wtf…),雖然也是我們預定地景點之一,不過我兄弟自此再也不敢搭計程車…
話說來到鄭王廟有點可惜,剛好遇到在整修,所以沒有什麼可看性,因此晃一晃拍個兩張照片我們就要前往臥佛寺,
Wat Arun
Wat Arun
Wat Arun

由於鄭王廟就在臥佛寺對岸,所以我們就直接搭接駁船過去,印象中很便宜大概6泰銖,下了船我肚子有點餓,所以就隨手買了椰子冰吃,口味還算是OK,
Wat Arun

接著朝臥佛寺的方向邊吃邊前進,一到入口乾又要買票…一整天都在買票,我都有點不想進去了,不過既然都來了我想沒進去之後我可能會後悔吧,在看到之前我心裡想大佛不過就那樣,為什一定要看呢?看到之後我必須說,真他媽的有夠大…值得去看一下,
Wat Pho
Wat Pho
Wat Pho
Wat Pho

由於,走了一整天下來,我們兩個腳痠到受不了,另外據說這裡的Thai Message十分了得,所以看完大佛之後我們就決定直接去按摩吧。按摩完之後就準備回程了,在行程表上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要去MBK Center,在BTS上我看著我要做西裝的店家營業時間,乾!!!居然只營業到20:30,看看時間我想到Nana站可能是19:45上下,所以我就暫時和我兄弟分道揚鑣,他去他的MBK Center,我去我的西服店,
CROWN
在簡單問完價格後,我就決定並開始和我的裁縫師討論要怎麼樣的款式,還好我之前有先把一些喜歡的樣式放在pinterest上面,因此討論起來沒有太多的問題,量完尺寸之後便告知明天可以來試套,由於弄完之後時間也不早了,索性就回到住處結束第一天的行程…. to be continue.

2016 To 2017

  轉眼間2016年就結束了,不知道是不是年紀越來越大,總覺得時間越過越快,去年年初我給了我自己幾個目標分別是拓展生活圈、學習投資理財、閱讀習慣養成和寫部落格的習慣,整體來說呢一樣都都沒達成…不過我也不是一事無成,以下讓我娓娓道來,由於去年換新工作,因此認識了不少新同事,所以硬要說的話應該也算是拓展生活圈,再來是學習投資理財,去年哥開始進入股市打滾,其中有賺有賠,以新手來說我看還算是免強及格…再來就是要養成閱讀的習慣,這點完全是失敗,去年一整年我只看完了一本”HOST”和半本的”李光耀觀天下”,對沒有看書習慣的我而言這點真是特別需要再多多加強,最後是養成寫部落格的習慣,去年一整年我只寫了八篇,比預期的少了四篇,換算成完成度的話也有六成,因此我認為還算是可以接受,因此2016年所訂立下的目標完成率,我想應該也有個7成。

  除了檢討這些目標之外,2016年最大的改變就是我換工作了,我想這也是我去年一整年做出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決定,逼著自己走出舒適圈(進入另一個舒適圈?),由於換工作的緣故,逼得我必須快速適應環境,除了學習如何使用macOS,被神推坑進入vim的世界,還學了一個新的語言golang,寫了一些鳥鳥nodejs的服務,玩了將近半年的google cloud,學著使用超潮Docker,每天上班用著破破的英文和CTO講話,種種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只能說這種變動極大的環境實在是太適合我了。2016年雖然訂立的目標沒有確實完成,但是整體而言,2016的內容和整體的進步幅度我給自己A-的成績。

  在2016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天早晨,我看著窗外的太陽,突然想著一件事,就是明天早上的日出和今天的有什麼不同嗎?為什麼一堆人要看日出?想著想著我有所體悟,我想人生想完成的目標太多了,如果每年才自我審視一次也許太慢了,也因為時間區間太長讓自己常常有時間很多的錯覺,等到要年底的時候,回頭看著累積的事情才感嘆我想也是無解了,因此,在新到來的2017年我把自我審視的時間粒度縮短為2周,一個感覺很短卻是很長的時間,2週能做很多事,但要是一不小心也可能什麼都沒做就結束了,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時間管理,讓2017的我更加有效率。

  2017年的開始當然還是要來定一些目標,其實在去年年底時我就想到該做的事情,
1. 健康的身體
2016年底我去爬了象山,一個20分鐘的路程,把我搞得快掛了,這讓我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這個事件過後迫使著不斷思考著”用進廢退說”,才27歲的我心肺已經退化成這樣,這我可是不能接受,因此,我希望新的一年我可跑步超過50天,讓自己身體能找回更多的活力。
2. 語言的精進
這件事情不是臨時決定的,也不是突然有感而發,而是該開始替未來鋪路了,我想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哥想出去國外工作看看,因此,在我的緊箍套取下來之前,我要準備好該有的實力,來應對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我想驗收標準就用TOEIC金色證書來當個標準好了。
3. 繼續寫部落格
其實每次在寫部落格的時候都會怕寫不完,畢竟腦中思考的東西太多,能寫的東西也太多了,有些東西能寫,有些不能,因為這個號稱是言論自由的社會,其實已經不再自由了,雖然我不會分享我的文章,但是在網路上的東西就是會被其他人看到,所以一些過於激進的言論,我想還是放在心中吧。

  2017雖然只訂了三個目標,但是三個都是難度頗高的,我也不知道能完成到什麼程度,但是如果能成功,我想又會是很不一樣的一年。

  不知道寫什麼所以再來嘴嘴砲吧,這次講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以及英國脫歐公投我所觀察到的媒體現象。
  其實這次川普當選我個人並沒有那麼意外,尤其是在經過脫歐公投之後,比較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這麼多人對這樣的結果感到不可思議,或許是我比較敏感,也或許是我多心,但是我總覺得媒體一直受控於某群人,例如媒體有意無意的多報導希拉瑞的正面消息,不小心多報導了一點川普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慢慢的淺移默化,一不小心讓整個社會的氛圍也被帶著走,而無知或是無法思考的人們也就開始依樣畫葫蘆跟著媒體報導的風,我想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如果真的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怎麼會所有報導都偏向一邊?難道川普的政策就沒有半點可取之處?而希拉瑞的政策就該奉為圭臬?當所有主流媒體民調都一面倒覺得希拉瑞會當選,英國脫歐不會成功,但是結果卻和預期截然不同,以英國脫歐事件來說,一開始的時候所有媒體感覺都是以輕描淡寫的方式報導,一直到要公投前的兩三個月,突然各大媒體都在討論英國留在歐盟的好處,並且不斷的攻擊那些主張脫歐的人事,我感覺到奇怪的點是,如果一個議題沒有發酵的空間,基本上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討論與報導,但是隨著這些留歐的主張躍上版面時,我就覺得事情不太對勁,是因為民調的關係讓大家意識到脫歐的可能性提高,所以要開始加把勁阻止?總之就詭異,但是更讓我驚訝的是,有相關報導指出GOOGLE對希拉瑞以及川普的搜尋結果有經過特殊的調整,我無法想像以後在網路上所看到的資訊,都是已經先被人為處理過才呈現的結果,更讓人害怕的是,當你以為你已經掌握大部分結果的時候,無知的你我才是被掌握的那個結果。

  最後,身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量的閱讀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有些資訊就算你不想知道,他也是無孔不入,因此,如何學會如何去抽絲剝繭,並分辨這些是資訊的正確性,才是在這個時代的生存之道!!!

  話題似乎太嚴肅,補一下之前買新鍵盤的開箱文好了,這次入手的新玩具是Filco MINILAIR紅軸,這算是哥入手的第一隻機械鍵盤,而且還只有60%,打了快一個月,只能說爽度滿分,另外一個爽的是這鍵盤居然是MIT!!!

嗯…樸實的包裝

重要的說明書

嗯…該脫去盒子囉

小巧可愛

被神同事推坑,所以把CapsLock和Ctrl位置對調,這樣是有比較好按,不過又要再適應新的鍵位啊!~!!!

鈊象電子(IGS)

  前陣子網路上有一篇討論很熱烈的文章「以替代役身份在鈊象從事遊戲開發的三年工作心得」,正好小弟也剛從這間公司畢業,對於文章中所討論到的問題很有感觸,所以也來分享一些工作的心得。
  先說說我自己在公司所負責的事情,基本上小弟所待的部門是商用事業部,而負責的專案就是全公司營收最高的手遊「發發發」,主要業務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開始小弟我是應徵後端工程師,負責的就是建立並分析遊戲數據,以提供運營決策使用,而這個份工作我大概做了將近78個月,直到後台建置的工作告一段後,上頭看我很無聊就把我調去支援遊戲Server的開發。
  由於我自己會強迫自己快速進入狀況,因此,上工的初期我都會晚一點下班,而且晚下班又有加班費,如果下班又沒什麼事做,確實是不無小補,就在我進公司大概一個多月後,我待的團隊就和澳洲知名老虎機廠商合作,就開始了一段地獄的開發日子,如果印象沒錯應該是2015年的5月,那個月我加班時數來到了人生巔峰,一個月加了將近70小時數,雖然和裡面的一些魔人比起來我還是算小咖,不過也夠讓我折騰了,但是一心為了能讓遊戲如期上線,也就默默地繼續工作下去,一直到大概2015年的7月,此時遊戲已經上線了,各項服務也都趨向穩定,我就開始想放鬆一下,畢竟也緊繃了好幾個月,原本每天都會加班1 ~ 2小時,開始一個禮拜加班2 ~ 3天,再來漸漸地降低到30 ~ 60分鐘,說是下班休息,其實也只是想到處晃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段時間我開始上一些Coursera的課程,參加一些社群活動,漸漸地我發現,留在公司加班所帶來的價值遠小於這些活動,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情之後,我的加班時數開始大幅下降,一個月的加班時數基本上不會超過10小時,到後期甚至都只有6小時上下,不過這個時數主要是要補一些小暑假的時數,這個可以推一下,鈊象每年會有7
8月會有一周是小暑假,全公司可以休假一個星期,利用這個假期可以做不少想做的事,像是我就去環島一周,是還滿爽的,不過基於上面的理由我個人是完全不推崇鼓勵加班的文化,不過我個人是完全不知道有加班20小時這個不成文規定,這點倒是和作者有點出入,不過有可能是我的部門主管比較不在意,也有可能是主管有講但是我完全忽略…
  基本上作者文章裡面提到的內容沒有什麼誇大的部分,不過這篇文章不是要來再一次打臉鈊象電子,而是以我的立場所看到鈊象的好,不過怕大家以為我是寫手,先付上離職證明

  以一個剛畢業或退伍的新鮮人來看,鈊象能提供的是一個真正貼近市場的開發環境,因此,在開發時程的掌控上非常計較,雖然規格如作者所說的變動很大,但是,不會改變的永遠只有是上線時間,新鮮人一開始就可以直接感受到這種商場上的氛圍,了解所有決策的目標都是會以使用者或者是說玩家為出發點來設計產品,另外,由於公司是以營利為導向,因此你開發的遊戲基本上是一定會上架,相信有不少的遊戲公司,在遊戲尚未上市之前,公司就撐不住了,但是在鈊象基本上不太會有這一天,畢竟公司有穩定的獲利來源,因此公司也有本錢讓你去測試、打磨一個較好的遊戲,再來談到公司老闆,這間公司的老闆在我看來就是非常傳統台灣老闆,走自己最熟悉的路,照顧那些不離不棄的老員工,但是最讓我尊敬的是他對台灣遊戲的企業責任,老闆曾經說過,即便台灣遊戲業要倒,鈊象也會是那最後一個支柱,雖然講出漂亮的話很簡單,但是從幾次中資和外資收購提案被打槍後,可以知道老闆確實是有他對台灣遊戲業的堅持。
  基本上鈊象電子這間公司我對他的評價算是中規中矩,畢竟是上櫃公司,故該有的福利不會少,但是也因為有了一定的規模,因此難免會有一些包袱,這時候我就想到了不知道是哪個智者說過的話:「當你沒辦法改變環境又沒辦法適應的時候,就是該換環境的時候」,最後放上和曾經共事夥伴的合照。

  到公司也將近三個月了,是時候紀錄一下這陣子所學的新東西,不過我想也只是其中很小一部份而已,這三個月中大概我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學習golang,因此這篇就決定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滿新的語言,以及一些簡單的環境配置。 

  Go又稱作golang是google開發的一種程式語言,根據wiki上的資料我才發現,這語言是2009年11月才推出,難怪stackoverflow上的參考資料真的是少之又少,在開始之前先來個結論好了,我認為golang這個語言的語法使用上並不算太難,由於是很新的語言因此很容易感受到,在語法設計上有很多語言的影子,例如C的mina,pointer,類似python的range寫法,像javascrpit不用分號的結尾等等,另外最特別的是channel的功能,在很多情境下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golang的學習曲線在初期並不算是困難,但是在要進入開發產品的階段時可能會有一段陣痛期,過了之後就會覺得其實寫golang滿爽的,因此,爾後如果再開發小的micro service時,golang可能會是我偏好的一個語言,接下來就先簡單的介紹golang的環境安裝以及基本語法。

要玩golang當然要先安裝一下環境,可以直接到golang官網https://golang.org/dl/ 下載安裝即可,目前windows, osx, linux三個版本我都裝過,沒什麼太大問題,安裝完之後可以先開一個terminal鍵入go version如過安裝成功應該就換看到版本訊息,在windows環境下的話安裝後還要到環境變數中增加路徑安裝才算完成,到這邊golang大概裝好8成了,再來就是要設定GOPATH,GOPATH這個東西有點討厭,也有點難解釋,如果你有寫過node的話大概可以理解成global的node_modules,不過還是不太一樣就是了,有機會在好好解釋一下,不過就算沒有設定GOPATH,只要你有看到go version基本上就具備執行*.go的環境了,再來就是來一下golang的起手式,先建立一個C:\workspace\hello.go的檔案,將下列程式碼貼上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f("hello, world\n")
}

再到terminal下面執行go run C:\workspace\hello.go應該就可以看到令人興奮的”hello, world”。

  golang這個語言有很多眉眉角角,例如一個檔案的第一行一定是”package XXX”,而且如果是一個程式的進入點的話一定要將package的名稱設定為main,而在這個進入點的程式內一定要有一個func main(),這寫法就很跟C是一樣的,再來簡單介紹一下golang的一些參數宣告和函式的寫法,先看以下範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var x int
    x = 2
    y := 3
    add, min := AddAndMinus(x, y)
    fmt.Printf("x:%v, y:%v, x+y:%v, x-y:%v", x, y, add, min )
}

func AddAndMinus(x int, y int) (int, int){
    return x+y, x-y
}

前面兩行和第一個範例相同不解釋,在main裡面我定義了兩個變數x, y,不過兩個宣告的方式有點不太一樣,以x來說是先宣告x的型態為int,之後在給予初始值,而y的型態和初始值則同時賦予,由於golang是個強行別語言,所以在變數在宣告後就無法在轉型了,即便是Int32和Int64在一般情況下也不能直接操作,試想如果所有的資料都要先定義型態之後再賦予值在開發上會有多麼不便,用這些int, bool的基本型態可能覺得還好,但是要是調用第三方的lib就頭大了,因此,golang可以再賦予值的同時給予型態,用法就是在等號左邊加上冒號,上面的y, add, min都是用相同的初始方式,再來就是要介紹func定義,先看AddAndMinus的寫法,func是函式定義的開頭,再來是接函式的名稱,函示名稱後面第一個括號式要傳入的參數,在這個例子即是傳入兩個int型態的變數,接著後面的這個括號則是要回傳的值,有寫過python的人應該很熟悉,沒錯!!golang支援多值回傳,讓人寫起來輕鬆寫意,將上面的程式貼到hello.go,在執行一次go run C:\workspace\hello.go,應該就可以看到”x:2, y:3, x+y:5, x-y:-1”的結果。

  說實在golang還有很多小細節,一篇文章有點難把我兩個月學的東西介紹完,例如:pointer, interfce(型態), struct, channel等等很多東西,有機會再來一一介紹,以下分享一些我們CTO介紹我看的學習資源

編輯器目前則是vscode和atom在支援上較完整,

這篇就先這樣吧。(to be continue…